“不论是股票热,还是房地产热,都比不了古玩热。”一位收藏圈的老玩家如此表白。国人对古玩的喜爱是历史传统,由来已久,近十几年来,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火爆和繁荣,开始对周边收藏市场产生较大影响,远的已波及和带动日本、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美,曾几何时被认为毫无价值的古董如今让人仰望,变成天价,但仍有人趋之若鹜,淘宝热正进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,精美的艺术受到国人瞩目。
其一、杂项收藏升温 人们开始在微信上做起了古玩小生意,出售铁壶、铜器铜雕、茶具、紫砂陶艺、珊瑚、文房小用品等一些源自街头巷尾摆设的地摊的老物件、工艺品。随着中国收藏热持续升温,日本、欧美等地的中国艺术品不断“回流”。近两年国内企业家筹建私人博物馆,开办收藏工作室悄然兴起。 然而中国艺术品市场拐点也正是在这里出现。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外,受反腐的影响较大,国内书画瓷器市场减弱,拍卖市场上书画、瓷器的成交出现缩水,而一些旧货市场、古玩城的生意也转入冷清。倒是之前并不是市场主角的古玩杂项受影响不大,反而不时有像铁壶、铜器铜雕、茶具、紫砂陶艺、珊瑚、文房小用品等新的收藏热点出现。中低价位的铁壶、铜器铜雕、茶具、紫砂陶艺、珊瑚、文房小用品等古玩杂项开始升温了。普通收藏者玩不起书画瓷器,但是他们对古玩又有需求,所以相对价格不高的古玩杂项工艺品更容易被艺术品消费者接受。除了价格便宜外,瓷器容易破碎,书画容易发霉腐朽,保存起来都有一定难度。
其二、国人古玩收藏的一个普遍心理是,喜欢老的,要求有年代,特别是那些手工艺已经失传、消失,被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所取代的。他们不喜欢新东西,有些工艺品虽然仍然可以制作,并且工艺上还有了提高,但是收藏者觉得新的比老的少了很多感觉。 “在古玩圈里,如果你买到的是新东西或者把新的当成老的买入,会觉得是一件很丢脸的事,说明你的眼力不够,是外行,就怕被圈子里嘲笑。”,国内收藏者为何对老东西情有独钟,是“文革”特殊时期造成了历史断层,有些人在努力修复这个历史断层,有些人想重温当年的记忆。还有些人在金钱充裕的时候,买些老东西,让浮躁的心沉淀一下,暂时逃避浮躁、矛盾的现实生活。
其三、无论在哪里的古玩市场上,最怕的都是买到假货。应该怎么避免呢?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偏重看工艺,年代其次。古玩市场上通常说的真假,一个是指年代,一个是指产地而言。年代是指是不是拿新东西冒充老的。产地是指是否拿外地产的,冒充本地产的。每个产地都有自己的荣誉感,所以都会努力做好自己的产品,而不是去仿效、复制冒充产地商品。 国人一些收藏者已清醒反思过来,知道注重老东西与传统,所以显得崇尚古代。比较收藏者的不同,国内藏家有的人只是投资,自身并不喜欢收藏,但大多数是因喜欢而收藏。
另外真正的古玩爱好者,私人收藏传承、延续意识很强,相比之下,要比国内一般玩家理智和稳健些。 国内收藏者在全球撒网搜寻中国艺术品的同时,高额的艺术品关税令他们陷入尴尬。对于机构收藏者而言,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关税,尚且让他们觉得难以承受,而那些前往海外淘宝的个人收藏者更是叫苦不迭,一交关税后,原本的差价优势基本没有了。所以说,国内互联网﹢的应运而生,正规的艺术品交易网上平台的出现,让沉睡于民间的宝物,都有了展示的机会,让那些中华古文化的灿烂和文明,重见天日熠熠生辉!为古玩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别样的渠道,为收藏和爱好拓展了较之于以往的更大的浩瀚空间。